2013年國際水資源教學網絡計畫 --種子教師工作坊 (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場)
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,而台灣雖然四面環海、雨量豐沛,卻因為人口、土地面積與地形的關係而名列世界缺水國家第 18 位。此外,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造成降雨分配極端化,水的課題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一天比一天嚴苛,讓民眾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刻不容緩。這樣的環境課題與議題值得整合更多的資源與力量投入,並且透過教育的力量來引領民眾創造出更豐沛的能量去思索並面對。
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,位於中壢與平鎮的交界處,乘載著過去與現在,人們逐水而居的土地故事與產業樣貌,河川面貌幾經修改,如今逐漸恢復其貌。本中心結合在地自然與文化資源,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,希望透過一系列的推廣活動,成為良好的環境教育平台,在今年度與關渡自然公園合力推動"Project WET"水資源教育,設計規劃教學活動,期望更多的夥伴加入我們,在「種子教師工作坊」中,夥伴將學習到各樣生動有趣的水資源教育方式,也期待各位夥伴可以在台灣這塊缺水的土地上,傳播水資源的珍貴與重要性。
關於 Project WET
於 1984 年成立,已有 28 年的經驗,並且成功引領全球超過45 個國家 500 個組織推動水環境教育,亞洲地區目前已經有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南韓以及越南等國家。
除基本水教育課程方案外,尚有溼地、集水區保育、河川保育等等不同面向的課程方案;不只是教育人員,包含社區居民、各級學生、政府人員以及相關人士,從小到大,從基層到高層都是該方案培訓的對象。
【活動日期】2013 年 6 月 8 日(六)~ 9日(日)
【活動名額】40位
【活動地點】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【活動對象】優先邀請願意推廣水資源環境教育的學校老師、環境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大眾
【權利義務】*全程參與的教師將核發一天6小時、兩天12小時教師研習時數
*參與工作坊的夥伴請在本年度執行一場次推廣活動(推廣人數至少15人),即
可獲得Projet-WET水資源教育教材中譯本一本
【權利義務】*全程參與的教師將核發一天6小時、兩天12小時教師研習時數
*參與工作坊的夥伴請在本年度執行一場次推廣活動(推廣人數至少15人),即
可獲得Projet-WET水資源教育教材中譯本一本
【活動方式】工作坊為二天(不過夜),第一天為講師帶領示範,第二天為各組演練
【活動證書】全程完成二天課程者,將授與結業證書
【活動費用】全程免費,需繳交保證金500元
【報名日期】即日起至5月22日(三)下午5點
【報名方式】1.填妥報名表後,以下列方式繳回,並請來電確認我們已收到您的報名表
(1)網路報名:http://goo.gl/X2gMY(已截止)
(3)親自到中心繳交
2.報名截止後一週內會通知您錄取狀況,若您獲得錄取,
我們將進一步提供您繳交保證金方式。
我們將進一步提供您繳交保證金方式。
【聯絡方式】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1.地址:桃園縣中壢市中原路58號(新榮國小旁)
2.電話:(03)422-1469 簡珮瑜小姐
3.Email:phoebe@friendlyseed.com
【主辦單位】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、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【主辦單位】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、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
【指導單位】桃園縣教育局、中華民國環教學會、Project-Wet國際事務部門
【協辦單位】新榮國小、環境友善種子公司
【贊助單位】滙豐(台灣)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
【課程表】
日期/時間
|
日期/時間
|
||
0900-0915
|
報到
|
0900-0915
|
報到
|
0915-0930
|
暖身活動
|
0915-0930
|
演練說明
|
0930-1000
|
開幕式
|
0930-1030
|
小組討論(二):方案演練
|
1000-1030
|
方案一:藍色星球
|
1030-1130
|
方案五:水域彩妝
|
1030-1100
|
方案二:水的奇妙旅程
|
1130-1230
|
方案六:積少成多
|
1100-1200
|
方案三:水奧運
|
1230-1330
|
午餐
|
1200-1300
|
午餐
|
1330430
|
方案七:水諺語
|
1300-1530
|
走訪老街溪
|
1430-1530
|
方案八:破鏡難圓
|
1530-1600
|
方案四:無脊椎動物的生存壓力
|
1530-1630
|
分享與回饋
|
1600-1700
|
小組討論(一):方案準備
|
1630-1700
|
閉幕式與授證
|
2013年國際水資源教學網絡計畫--種子教師工作坊
(桃園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場)
報名表
姓名(需與身分證、護照相同)
|
性別
|
照片
|
|||||
出生年月日
|
民國 年 月 日
|
飲食
|
□葷食 □素食
|
||||
教育背景
|
□國中及小學 □高中職( 科)
□ 大專(院校) (系)
□研究所及以上
(所)
|
||||||
身份類別
(現職)
|
□1.工商界人士(服務單位 職稱 )
□2.公教員工(服務單位 職稱 )
□3.退休人員(原職 )
□4.家庭管理
□5.學生
□6.其他(服務單位 職 稱 )
|
||||||
通訊地址
|
□□□
|
||||||
聯絡電話
|
公司( )
分機
|
住家( )
|
|||||
行動電話
|
E-mail
|
||||||
您對於本次工作坊的期待或建議
|